工作党托福112:那盏深夜的灯不会白亮
2024-06-03 15:32:28
279 阅读
我大概5年前考过一次托福,总分是108,具体的小分记不清啦,时隔5年再战托福,总分112,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嘻嘻~小分的话,阅读听力自学30+30,口语和写作平时没有练习环境,且工作时间紧,最后报班学习,分数23+29,写作还不错,口语有一丢丢拉垮,但也很满意啦!
我开始准备托福考试是3月底,考试日期是5月6日,在这之前我不知道托福考试马上要改革的事情,还想着如果第一次没考好的话可以再考几次刷刷分。
得知改革的事情之后,很明显我没时间慢慢刷成绩了,如果等到改革后再准备新题型又要浪费很多时间。就这样,我这次托福的备考之旅就由浅浅试水变成了地狱难度的破釜沉舟。为什么是地狱难度呢?因为我已经工作了,岗位还是程序员,不存在上班摸鱼的可能性,下班回家基本就已经七点多了。这就导致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只有2-3个小时,有几次几乎累得想要放弃备考,但还是逼着自己熬到半夜12点去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不过好在我以前的英文积累还挺不错,听力和阅读基本上可以保证满分,所以我把大部分精力都专注在拿不准的口语和写作上。下边来说说我各科的做题习惯和高分小技巧:
我做阅读的风格可能有点狂放,我完全放弃了最开头的通读一遍全文的时间,每次都是直接continue看题。在我的理解里,托福阅读出题的人很实诚——除了最后的文章概括题,每道题的考察范围都确实局限在被划出的那一两段里。因此,在做题时,我习惯先去看题目问的什么,然后再去读这道题对应的那段文章,相当于把大阅读拆成一段段小阅读来做。这样做题,每道题花费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同时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的心里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所印象,到最后的文章结构题的时候,基本上能把错的很明显的(明显提到文章里没说的信息或是张冠李戴的)和对的很明显的(看起来就能当某段的概括句)全找出来,如果有选项涉及到文章中没注意的细节部分,我也有印象大概对应文章的哪部分,能很快的定位回去。
我觉得考好听力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太注重笔记”。笔记固然重要,但是要弄懂什么时候记、怎么记才是好的。听力文章那么长,人记笔记的速度肯定跟不上录音说话的速度,主要还是靠听。在我的体验里,对话题里一开始提到“你过来什么事”的要注意记一下;突然开始列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时要注意记一下;开始对比两个事物的时候要注意记一下。这些都是非常有可能出题考的。其他时候,先听懂为重,可以画几个箭头什么的指示一下记下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做题时,你听到但是没写下来的信息在你脑子里还有印象,做题基本上都能选会;但如果在听力时奋笔疾书,硬想要把所有细节全部记下来,却把重要的信息听漏掉的话,那这些信息做题时可就找不回来了。口语是我最为头疼的一门,因为这门课的成绩最吃临场发挥。在这种限定时间的高压环境下,有时不由自主地打一个磕巴,宝贵的几秒钟就丢掉了,不仅给评委观感不好会扣分,还有可能后面的信息说不完,丢掉内容分。和听力相比,口语要更加依赖笔记,但在笔记中,也要要注意哪些信息是可以不用记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可以舍弃掉不答的。首先重复的信息不用记,其次同时存在阅读和听力的题,阅读里的信息不用记。再其次,虽然答出听力里的细节能够加分,但是如果碰到细节实在太多,一分钟答不完的情况,作答时还是要酌情删去某些细节,保证自己能够答完。因此,答题时间的把控能力和笔记信息的取舍能力在托福听力中都十分重要,而这些都只能通过多刷题,保持每天的刷题和跟读不断,使思维持续在英文环境下保持活跃的状态来训练。做到这点按说不难,但我每天要上班,备考和刷题的时间本来就少。在4月份时候有一周,领导还给我布置了繁重的任务,导致我不得不加班干活,每天的口语训练也断了几天。在那周周末的课上,我表现很差,连句间理应滚瓜烂熟的连接词都在卡壳。我很惭愧,自觉高分无望,也有点委屈——因为也不是我自己希望断掉口语练习的,实在是每天回家已经深夜,困到脑子根本不转了——就在课后问了谭媛媛老师,您觉得我还能考高分吗?谭老师跟我说,如果你持续练习,每天让自己处于英语环境中锻炼,是有希望考高的,但是如果你的训练再这么断下去,是一定考不高的。难道你要就这么摆烂吗?难道因为每天工作完再学习太苦太累,因为想多休息几小时,就要放弃不学,就要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准备时间的时候,直接放弃掉一整科的冲分机会?在那之后到考试前,我每天的口语训练再没断过(哪怕做题做到半夜12点)。在5月6日的考场上,虽然考对话的第二题我时间分配失误,有大概25%的信息没答出来,但我没有被这个失误影响到,整理心情继续答题,在后面的题目上我发挥不错,整体得了23分。在写作上,我的心得是“在熟练运用模板的同时,尽力做到随机应变”。首先,熟记一组每段开头的连接词。独立写作每种题型对应的文章结构不必多说,综合写作里,听力对阅读表“反驳”的单词和描述也要多记一下,可以在文章中多变化一些单词和句式。在写作时,我习惯在开头段写完后,先把这堆连接词写上去,然后像填空一样往里填内容。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如果在某一段的论证部分逻辑突然卡住了,可以先去写后面段的论证或者结尾——说不定写其他部分的时候,这一部分就突然想到怎么写了呢。还有就是,因为已经提前把结尾的模板留下了,如果真遇到两段论证写完后,时间不足以写结尾的情况,可以迅速把自己观点换个单词复读一遍写上去,避免论述充足却缺失结尾的惨剧。其次,独立写作的论述展开有两种方式:论证和举例。我的情况是,比较不擅长逻辑论证,但“我有一个朋友”这种举例论证倒还算擅长。因此,我看了许多独立写作范文,在托福常出题的十大领域基本上都准备了带细节的例子。如果例子和题目不完全一致,就稍微更改一下故事的过程和结局,切题更重要。另外,如果实在想不出怎么论证了,也可以倒转一下观点,比如支持A也可以去抨击B来论证。最后,在独立写作的开头段,如果读题时感觉题目的论点比较熟悉,可以稍微脱出模板之外,搞一些“花”的东西。阅卷人连续看了那么多模板,猛然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头,肯定会先入为主的有一个好的印象。我当时在考场上碰到的独立写作是“你是否认为20年之后人们会有更多休息时间”,我当时脑子里就蹦出来我平日爱看的科幻小说里的一段描述:“As we gaze into the future...”来作为开头。当然如果题目论点不熟悉(如果思考5秒钟以上还想不出来比较出彩的开头的话),还是用模板更稳一点,毕竟时间最重要嘛。一点小建议,在刷写作题时,先不要用word这种带自动修正的软件,先用记事本或是notepad这种单纯的记事软件写完整篇,再粘贴到word里面,找找自己拼写或是时态上面的问题。如果直接在word里面写,可能写的过程中软件就自动给你修正,导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拼写和时态上有问题了。首先,考满分的课程对于我来说,价值在于生动又具体地教会了我正确的托福口语、写作考试答题思路。
其次,他们还有专门为托福er准备的背词app,也是我备考路上的一大助力,里面涉及托福4000+核心词,学科词汇以及课程配套单词,省下我很多备考时间。最后,和真实考试一致的在线刷题系统和模考功能,也是无比给力,不管备考前、备考中还是冲刺期,都能用得上!
当然,也非常非常感谢规划老师、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给了我技巧和方法,鼓励和陪伴,帮我了太多,哈哈也要感谢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学了练习了,并且学到手了会用了,体现在分数里了!

最后,想给和我一样在职备考的同学打打气!大家真的需要下定决心,给自己定下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我没有拿这次考试当作我今年唯一的一次考试机会来准备,我大概也不会考这么高分。我知道大家上班都辛苦,但备考这事不能拖,如果你把备考的时间拉的太长,不仅每天的努力会被时间淡化,工作也没法全身心的投入,压力会更大。不如下定决心,速战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