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GMAT三战700:对不起,论坛上的那些“大牛速成法”不适合学渣

GMAT三战700:对不起,论坛上的那些“大牛速成法”不适合学渣

2018-09-26 16:04:53

10 喜欢  |  1799 阅读

640.gif



『想考高分的人,都关注了考满分』



微信图片_20180926134531.jpg




有很多备战GMAT的同学

是奋战不止一次才顺利分手的,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一次又一次的总结,

堂姐认为有时候【失败总结】比

【学霸轻松冲刺760】更值得一看

GMAT三战700:

对不起,论坛上的那些“大牛速成法”不适合学渣

主文丨考满分学员maruiyang

图片丨学员提供



先说我自己考GMAT的历程吧,第一次备考GMAT是自己在论坛上下载很多资料自己刷题学习,结果非常不尽人意;一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GMAT考试,这一个月是每天8小时不间断地拼命复习,但是结果出来之后只有五百多分,依旧是很差……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


二战后报名参加了考满分课程,结课两周多参加了第三次考试,成绩700。虽然不是什么大牛成绩,但是已经是我能力范围内理想的成绩了。希望你看到我这篇分享的时候(至少对于那些像我一样的基础平平的同学)能够先正视几个基本备考误区:


  • CD上的大牛不是你我,8天速成法不具有任何推广性(大牛请自动屏蔽);

  • 疯狂刷题起的作用仅仅只是在安抚那颗焦虑且无处安放的心而已

  • 有时候你确实是掌握了做题技巧,但没有基础的支撑你的技巧全都是0

  • 把GMAT考试当成补漏的过程,为将来进入商学院能够更从容的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做好准备,备考过程反而不会显得那么辛苦,因为将来确实是要用你的逻辑做案例分析,写paper的;

  • 托福和GMAT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考试,用所谓的托福备考方案攻克GMAT很大会让你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



SC:一度痴迷“语义”,而后才被点醒




之前备考,在论坛上刷了好多帖子,似乎大牛给方法和经验帖都是SC多从语义角度做题,并且好多学霸的反应也是,考场上遇到语法上的split排除答案的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一度在做语法题痴迷于“语义”做题。这就导致了:我不去看一个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做题仿佛进入了仅凭语感选择的盲区。

 

直到上课的过程中才被胡勇老师点醒:句子意思是靠语法和结构这些点撑起来的,例如当你不知道一个语法点上的省略用法,还原出的句子根本和原句风马牛不相及,所以你认为的对的正确的语义其实是一种臆测。

 

我才意识到,我所理解的 SC用语义做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GMAT要考的语义。

 

胡勇老师给我的更多的还有一种安心,同样的一道题目,老师的讲解可能给出至少5个不同的方向去攻击一个错误选项。我开始正视放在我面前的每一道题,放弃盲目刷题策略,听从老师的建议,不断回顾课程大纲,对知识点做到不断重复运用。

 

真心不得不说我们其实都是鱼的记忆(至少我是这样),同样一道题目即使老师给你讲出100中解法,不去及时复习,一个星期之后当你重新做题,相信我很大程度上你还是会使用你自己最开始做这道题的方法去选择答案,对老师讲的内容回忆不起1%,就像胡勇老师常常告诫不要贪多嚼不烂。于是我通过不断反反复复听老师的课程,来将之前自己思维上的弱点或者是之前在各种论坛上学到的“大牛方法”给硬生生纠正过来!

 

微信图片_20180926134535.jpg


 


CR:跳出逻辑误区,将思维训练到和GMAC一致



 

上完李耀东老师的课程,我才意识到,我所理解的CR相关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GMAT要考的相关性。我之前的思维太过发散和跳跃,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GMAT的CR文章,我常会在每个选项的纠结里迷失掉。

 

李耀东老师的课程帮助我训练出一种能在给定题目中快速提炼简化核心的逻辑链的能力,抓住和这条逻辑链相关的选项才具有相关性,相关性不是和这个场景有关系就相关,不是和关键词有交集就相关,是和主要的逻辑链推论过程有联系才叫相关。

 

老师所提倡的主动思考GAP的方式,让我自己在平时做题练习中能将刻意强迫自己将思维训练到和GMAC出题方向一致的,能够在遇到一些关键词和常用描述时做到条件反射出正确思考方向,这为我在考场上解题节省了很多时间。

 

还有,很感谢老师的耐心答疑,自己有时候提的问题其实也很白痴或者太钻牛角尖,但是老师还是很鼓励很认真的答疑,万分感动加感谢。

 

 


RC:RC的本质是加长升级版的CR



 

大家都知道,GMAT的考试时间非常紧张,如果考场上阅读硬是按照翻译的做法来做,会非常费时费力,而且正确率并不高。

 

在公子若老师的阅读课程中,我才意识到,阅读不是简单的翻译,翻译能做出题,但不见得能做对题

 

RC的本质是加长升级版的CR从逻辑角度分析文章,有时候即使读不懂文章,从逻辑行文的角度分析文章结构也能让自己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够靠着文章类型和逻辑将一篇文章提炼成核心的几个观点和关键词,这帮助我在做题的时候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在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有所侧重,提高了阅读速度。

 



考场:全真模拟+调整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考场上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做题心态,在考试之前就要严格地按照考场上的流程多做几次全真模拟考试。

 

关于Q和V,我之前也非常纠结考场上Q和V 的部分哪个放在前面去做,前两次我都是先把Q的位置放前,后来才意识到应该把自己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时间留给最难的科目,也就是verbal,所以我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把verbal放在了前面,虽然刚进入考试的时候是有点紧张,前十道题的速度有点慢,但是如果静下心来,稳住pace,你就会发现,做完verbal部分你的心态会非常好,到了数学部分你会越做越开心,因为最难的科目已经攻下来了。

 

微信图片_20180926134538.jpg




心态:焦躁、失去自信再到稳住不慌




一战二战两三个月没有出成绩,我变得非常焦躁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我之前也参加过许多其他的考试:美国的注会考试、CFA考试等,这些考试一直都是我自己通过努力看书刷题,最终成绩都是达到我预期的效果通过考试;


但是GMAT在不断刷题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越刷题越迷茫,越焦躁,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所以说我想告诫同学们:如果自己没有很坚实的基础,我建议大家还是稳下心来,找一个比较好的老师把自己的基础和思维打扎实。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你的技巧不对,可能反而是你忽略了一些最基础的东西。

 

跟着老师扎实地把基础夯实,把GMAT的流程、GMAT出题的方式给掌握了,再加上一些技巧,我相信,你不仅仅能通过GMAT考试,并且在未来的学习中比如做项目写paper的时候,这些考试中练到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都能帮到你。

 

上面就是我整个的备考历程中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我希望大家在备考时先认真地审视好自身的情况,不要说看到网上那些大牛的帖子就立马实行他们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千差万别。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多和老师或者备考的战友交流,适时地调整备考方案。祝大家顺利分手GMAT!

 


 堂姐话说 

“这一路走来,说不上多辛苦,庆幸心里很清楚,是因为还有那么一点在乎,才执着这段旅途;这一路走来,还忍得住孤独,一个人聊胜于无,在滚滚处也绝不把梦交出,尽管过程多残酷”


上面这是杨宗纬《这一路走来》的歌词,也是今天分享的maruiyang同学来形容自己折腾煎熬的备考心路历程。


正在备战GMAT的你,有被戳到吗?


微信图片_20180926134542.jpg



文章所属专题

高分案例

高分案例

学员高分案例

进入专题

该专题其他内容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 >

免费

备考资料

反馈 App下载